他的“敌人”,不是秦国军队,难道是我啊?
各位看官晚上好!
往上点↑↑↑↑↑听音频
都说了往上点↑↑↑↑↑
还不听
行了你可以往下看了↓↓↓↓↓
千万别说尚书我老套、其实尚书真的很老套
这位爷便是项羽:
项羽,生于公元前232年,卒于公元前202年。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贵族,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。到了他父亲这一代,家族破落了。
虽然破落,也是贵族。
他有名字,名叫项籍,字子羽。这名字可不是随便就起得的,刘邦便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,他被唤作刘季,就是刘小的意思。
▲连明太祖朱元璋也曾叫做朱重八
这项羽从小不喜识字读书,更瞧不上“一人敌”的剑术,他要么不学;学,便要“学万人敌。”
而兵法,可谓“万人敌”。
当项梁欣喜地把落满尘土的兵书交给这位侄子时,一定觉得这小子有望继承家族的禀赋,做一个能领兵打仗的将领,将来也谋个一官半职。可司马迁在《项羽本纪》中有记:“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,籍大喜,略知其意,又不肯竟(深入)学。”
▲“小子,你逗我吗?”
可这项羽也确实惊为天人,浙江边上,指着秦始皇,悠然说出的那一句“彼可取而代之也。”不仅惊得项梁连呼:“毋妄言,族(灭族)矣!”也从此自心底改变了项梁对这位侄子的看法。
话说在公元前208年,项羽任楚军次将时,与上将军宋义一同前往巨鹿解赵军被围之苦。然而行至安阳,宋义则以“坐等秦赵相食以收渔人之利”为由留守安阳足足46天。以项羽的单纯、直白,自然不会认同这种猥琐的战术,与宋义摩擦是难免的。于是宋义便下了一道命令。
等等等等:
▲很(狠)如羊?!
各位客官别急,小二我专门查了一下,《周礼·夏官·小子》中有记:“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。”其意就是“小子掌理祭祀进献剖割的羊牲体、熟羊肉与装在豆内的切肉” ,而且其后记: “凡师田,斩牲以左右徇陈”。所谓斩牲,就是杀羊了。为什么要杀羊呢?就是因为羊很(狠),不听话,而整句连起来的意思便是:凡出征或田猎,杀羊以巡示左右军阵,以示警戒。
说了这么多,我们书归正传:这口令句句针对项羽,不仅流露出鄙夷、不屑,更透着一股子杀气。
于是,项羽决定:先下手为强。
话说这宋义也是十足的作死,不仅把自己的儿子送去齐国为相,还大设宴席,会饮宾客。于是项羽在雨中鼓动着饥饥肠辘辘的将士,说宋义“不恤士卒而徇其私,非社稷之臣!”,这便是为宋义写好的墓志铭。次日早晨,项羽在军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颅。并派人杀了宋义之子宋襄……
顶了宋义上将军的位子,项羽便控制了楚国起义军。
▲这戏台已然搭好,只等那“角儿”上台亮上一嗓……
这一嗓子也的确博得了满堂彩!
破釜,沉舟!
而随辎重一齐丢弃的还有楚军的畏惧与迟疑,在漳水岸边,项羽将他的士兵逼上了绝路…….
而在战场上,一切铁定的规律与结局:无非是杀与被杀,生与死,胜与负!当生死如一,胜负如一:激励也就成了多余,意志的自由、生命的激情已然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!
所以,他们无所顾忌!所以,他们以一当十!
项羽率部渡漳水,以雷霆之势奔袭巨鹿,击败了保护甬道的秦军,断绝了王离手下二十万秦军的粮道。
九战之后,大破之!
而据《项羽本纪》中记载:“当是时,楚兵冠诸侯。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,莫敢纵兵。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。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看到这里顿感有些趣味,这楚军的勇猛不仅没有点燃诸侯军的士气,反而令诸侯军“皆从壁上观”,并且“人人惴恐。”
也不知道司马迁老师是怎么想的,似乎有意为之,将秦楚之战一笔带过,却着浓墨描绘了诸侯军的懦弱和畏缩不前。而当项羽战胜归来,入辕门时,众诸侯将甚至“膝行而前,莫敢仰视。”
膝行而前,莫敢仰视……
或许,只有对项羽这种无理性的人而言,敌友、得失的边界才会变得模糊,甚至消失。他不似凡人般清楚自己的朋友和敌人,也不会计较做一件事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。
所以,就我们的认知来看,项羽是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敌人的。
所以,他的“敌人”,不是秦国军队。
在司马迁看来,那些诸侯军,那些旁观者,那些平庸的、爱计较的和被种种理性压抑的人,才是他的敌人。所以,战争对他来说,并不是战争;霸业对他而言,也不是霸业。
这一切不过是一台戏,一台大戏!
请关注下期的《历史小酒馆》,小二我下期还在这候着,给您讲讲故事,想听啥高端人物,尽情留言。
在小编看来,虽然项羽最后败了,但是项羽一直都是在跟着自己的内心走的,他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潇洒走一回?
近期热门文章:点击下面蓝色字体即可阅读